秘魯納斯卡的地面線紋和繪畫圖形
發(fā)布日期:2017-03-10     瀏覽:1775次     文字分類:彩繪墻繪  
【名稱】秘魯納斯卡的地面線紋和繪畫圖形
【類別】世界遺產(chǎn)
【批準(zhǔn)年號】1994年

【遺產(chǎn)原屬】位于首都利馬以南400千米處干旱的沿?;哪饔诠?00年到公元600年之間

【遺產(chǎn)現(xiàn)狀】位于首都利馬以南400千米處干旱的沿?;哪?br />【簡介】

位于首都利馬以南400千米處干旱的沿?;哪?,分布面積約450平方千米。作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600年之間,繪畫題材有現(xiàn)存動植物、想象中的動物,以及綿延幾公里的幾何圖形。當(dāng)時這些線紋和圖形可能用于宗教儀式。

在距秘魯首都利馬東南約500公里處的納斯卡沙漠中,地面許多線紋構(gòu)成了巨大的圖案,線條相對細(xì)小,所以人們在地面上無法識別它的形象。但是從空中鳥瞰,展現(xiàn)在人們眼前的卻是一幅奇異的動物圖畫,有半寫實(shí)的猴子,各種長頸鳥、大蜘蛛、蜥蜴、狗、魚和鯨。此外,四周還有許多之字形、螺旋形、星形、方形和不規(guī)則四邊形幾何圖案。這些線紋是在清除了巖石,露出下面顏色較淺的沉積土后形成的。人們普遍認(rèn)為,這些圖案屬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后600年在這一地區(qū)興起的納斯卡文化,因此稱為納斯卡圖案,或納斯卡線紋。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(chǎn)名錄。納斯卡文化自當(dāng)?shù)氐呐晾ㄋ刮幕l(fā)展而來。以絢麗多彩的彩陶聞名于世。陶器用泥條盤筑法制成。器形以雙口提梁壺和敞口碗為多。陶色呈磚紅或褐色,繪彩顏色多達(dá)11種。題材有鳥、獸、蟲、魚、草木及宗教性的神怪體形和頭像。圖案多以黑線勾出輪廓,然后填以濃淡不同的各種顏色。納斯卡文化的紡織品也很出名。均發(fā)現(xiàn)于墓葬中,原料為棉花和美洲駝的駝毛,品種有刺繡、花毯、織錦、薄紗和條紋布等,制作技術(shù)十分精細(xì)?;y圖案與彩陶相同。陶器和紡織品的動物圖案與納斯卡地區(qū)地面線紋和繪畫圖形十分相似,故人們判斷其為同一時期產(chǎn)物。關(guān)于圖案的用途,人們作了若干猜測。最為可信的是,它用于宗教儀式,如在舉行儀式的日子里,人們舉著火把沿著這些圖象游行,這在當(dāng)?shù)氐娘L(fēng)俗留有痕跡。雖然目前還不能完全解開這些圖案的秘密,它們?nèi)圆皇槿祟愔腔圩罹实膭?chuàng)造之。

說說您的看法:(無須注冊)


共0條評論暫沒有評論。
;
資訊分類 (Article classification)
熱門資訊 (Hot news)
最新文章 (Latest information)